媒體關係經營指南,5招教您建立良好媒體經營品牌形象
妥善經營媒體關係不僅能提高品牌曝光度,更能在需要時獲得媒體支持,降低負面新聞的影響,但企業該如何經營媒體關係?又該如何維護?本文將告訴您媒體關係經營的重要性、建立與維護媒體關係的方法,並為您整理經營媒體關係時應注意的事項,幫助您了解如何經營良好的媒體關係。

為什麼要經營媒體關係?
良好的媒體關係能讓品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以下將為您整理經營媒體關係的3大好處:
- 提升品牌信譽:相較於廣告,當品牌資訊透過記者、編輯...等專業媒體人的報導出現在具公信力的媒體平台上,對消費者而言相當於經過第三方背書,可增加對資訊的信任感
- 擴大品牌能見度:主流媒體通常具備龐大的讀者與觀眾群,成功的媒體曝光,觸及範圍可能大於數位廣告,且當企業有新產品、活動或重大公告時,媒體也可以幫助企業擴散消息,讓品牌被看見
- 獲得平衡報導的機會:在危機管理方面,若企業平常與媒體保持良好關係,在企業發生意外事件或公關危機時,媒體更可能願意提供平衡報導,協助企業澄清與回應相關事件

如何建立良好的媒體關係?
很多品牌平常並不重視媒體關係,只有需要新聞曝光或面臨危機時才聯繫記者,或是片面的將新聞稿交給媒體要求對方刊登,但若無妥善經營與維繫良好關係,需要時可獲得的幫助有限。因此,品牌平時就應該積極與媒體互動,並主動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才能讓記者或編輯更願意與企業合作。但該如何與媒體建立良好關係?以下將為您整理經營媒體關係的5個技巧:

建立長期且真誠的人脈網絡
經營媒體關係的第一步,就是與記者、編輯或媒體窗口建立真誠的人脈網絡,持續保持互動,例如:企業公關可以定期發送節日問候,或是刊登後的致謝...等舉動維繫與媒體間的關係。
此外,除了維繫情感的訊息,媒體公關也應讓對方認識企業的專業與品牌價值,讓媒體在需要專業觀點時,第一時間想到品牌,例如:企業代表可以在平時透過社群媒體或電子郵件,分享有價值的資訊,讓媒體對品牌保持印象。
主動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媒體在選擇報導題材時,最在意的是能否引起讀者興趣並具備公信力,因此,企業要學會主動提供產業趨勢數據、消費者調查報告、專業評論...等有價值的資訊,而不是單方面推銷產品。若能提供獨家或第一手內容,更能增加媒體的報導意願,因此,與其等待媒體上門,不如主動扮演「資訊來源」的角色,讓品牌成為記者眼中可靠的合作夥伴。
保持穩定且適度的溝通頻率
保持穩定的溝通頻率是維繫媒體關係的關鍵,企業可以定期提供媒體電子報、產業觀點或最新消息,讓對方持續掌握品牌的動態。即便沒有重大新聞,也可以分享內部活動花絮、公益參與...等內部資訊,保持媒體對品牌的印象。
尊重媒體的專業與需求
企業經營媒體關係時,應尊重媒體人的專業判斷與報導角度,切勿試圖操控報導內容,或是要求記者以品牌偏好的角度撰寫,以免破壞媒體與企業間的互信基礎。此外,企業也應理解記者的採訪時程與需求,提供完整、正確且可引用的資訊,並在對方的截稿時間內回覆,給予記者足夠的時間整理資料或撰寫新聞稿,以獲取記者信賴,增加被報導的機會。
以合作與互利的心態經營
最後,企業經營媒體關係時應抱持「合作與互利」的心態,而不是單純追求曝光,當企業能提供媒體優質內容,媒體自然也會回饋正向的報導。與媒體的互利關係,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也能建立長期的合作默契,因此,企業應把媒體當作夥伴而非工具,才能有效經營良好的媒體關係。
如何維護媒體關係?
妥善經營與積極維護才能長期與媒體保持良好關係,讓媒體在關鍵時刻成為品牌的最佳夥伴,以下將為您整理維護媒體關係的秘訣:
報導後表達感謝並創造互惠
品牌獲得媒體報導後,企業應第一時間主動向記者或編輯表示感謝,讓記者感受到品牌的誠意。此外,品牌也可以在官方社群分享該報導,為媒體增加流量,達成雙贏。
主動邀請媒體參與活動
企業可以主動邀請媒體參與品牌活動、新品發表會或媒體餐敘...等企業活動,透過面對面的交流,媒體不僅能更深入了解品牌,企業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與媒體建立良好情誼。
保持日常互動與情感連結
當記者覺得與品牌的合作不只是「工作上的接觸」,而是有情感溫度的關係時,雙方關係也會更穩固,因此,除了新聞事件外,企業也應透過日常互動維持關係,例如:在節日或記者生日時送上祝福,或在媒體發表值得關注的內容時給予正向回饋,以展現人性化的一面,並保持品牌在媒體心中的存在感。
定期檢視合作狀況並調整策略
企業可以定期檢視與媒體的合作狀況,例如:哪些報導獲得較多迴響、哪些合作形式效果有限...等,透過檢討與調整合作模式,為雙方獲取最佳合作效益。
經營媒體關係時的應注意事項

經營媒體關係時應避免以下行為,以免喪失媒體對品牌的信賴:
切勿提供不實資訊
經營媒體關係時最嚴重的錯誤之一就是提供不實或誇大的資訊,因為記者與編輯最重視的就是新聞的真實性。另外,若品牌被揭穿提供假消息,不僅會失去媒體的信任,更可能讓公眾對品牌留下負面印象。因此,品牌提供數據、案例或官方聲明給媒體前,應再三確認消息的來源及正確性,避免因為提供不實資訊而失去媒體信任。
避免過度頻繁的追蹤
許多品牌在發出新聞稿或提供素材後,會不斷追蹤媒體是否會刊登,甚至一再打電話或寄信催促,但這樣的行為不僅容易造成媒體反感,也會讓人認為品牌缺乏專業性。因此,品牌在提供新聞稿或素材後,應避免過度頻繁的追蹤或詢問,若真的需要確認刊登時間,可在適當時機以補充新資訊或提供協助的方式詢問。
避免將媒體視為免費廣告管道
媒體報導與廣告本質上不同,媒體更注重社會關注度、新聞價值與受眾需求,若品牌單純將媒體視為「免費曝光平台」,只想推銷產品,會讓記者認為內容缺乏報導價值並拒絕報導品牌提供的資訊,因此,企業應思考如何提供媒體和讀者有意義的內容,才能有效提升記者的報導意願。
發生危機時切勿迴避或隱瞞
當企業面臨產品瑕疵、服務糾紛或負面新聞...等品牌危機時,若選擇逃避回應、否認責任,甚至刻意隱瞞真相,不僅會失去媒體的信任,還可能引發媒體更深入的追查,讓危機持續擴大。相反地,品牌應在第一時間主動向媒體與大眾說明目前掌握的事實、清楚交代已採取的行動,並展現解決問題的決心,唯有以公開透明的態度面對,才能爭取媒體理解,減輕危機對形象的傷害。
不知道如何經營媒體關係就找專業媒體公關!
若您希望品牌能藉由媒體被更多人看見,但卻不知道如何聯繫媒體及經營媒體關係,建議您尋求專業媒體公關的協助,專業的媒體公關不僅了解媒體運作模式,更能針對不同產業規劃專屬的媒體公關策略,幫助您建立長期且良好的媒體關係。若您需要專業媒體公關公司的協助,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媒體公關公司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且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