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停業可以停多久?一篇看懂停業、歇業的正確選擇與流程!
當公司經營不順,想要暫時休息,該辦停業還是歇業?停業及歇業的差別是什麼?本文將為您整理停業與歇業的差別,並說明停業可以停多久、公司歇業流程、公司申請停業注意3要點...等與公司停業及歇業相關的資訊,幫助您順利了解該如何做出選擇。若您正在猶豫該選擇歇業或停業的話,看這篇就對了!

一次看懂公司停業歇業差別
許多創業者常常將「停業」和「歇業」兩者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停業指的是暫停營業,但公司法人格仍然存在,日後可以透過申請復業來回覆營業;歇業指的是公司確定不再繼續營業,決定關閉事業。需注意的是,雖然通常習慣稱「停業或歇業」,但事實上歇業通常是用於行號,公司一般應用「解散」較為正確。以下將為您整理兩者的差別:
比較項目 | 停業 | 歇業(解散) |
法律狀態 | ✅ 公司法人資格依然存在 | ❌ 公司法人資格消滅 |
適用情境 | .想暫時休息 .出國進修 .等待市場時機 .內部整頓 …等 | .確定不再經營 .公司長期虧損 .股東拆夥 .完成階段性任務 …等 |
未來發展 | 可隨時申請復業 | 公司正式結束,未來想經營需重新設立一家新公司 |
優點 | 保留公司名稱與商譽,方便未來東山再起 | 完成清算後,徹底終結公司的法律及稅務責任 |
缺點 | 停業期間仍有營所稅申報義務,且需定期申請續停 | 流程繁瑣且無法保留原公司名稱 |
如何選擇停業或歇業?
若您看完上述整理後,依然不知道該選擇停業或歇業,以下為您提供選擇停業或歇業的3個評估要點:
公司未來性評估
若您只是在經營上暫時遭遇困境,或只是想沉潛一段時間,等待更好的時機,建議您選擇「停業」以保留公司名稱,確保未來有機會重啟公司業務;若您已經確定未來不打算繼續經營公司,希望藉此結束經營事業,便應選擇「歇業/解散」,確保徹底終結公司的法律及稅務責任。
成本考量
「停業」期間,雖然不用繳納營業稅,但每年仍需委託記帳士處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申報;「歇業/解散」雖然可以解決目前遭遇的問題,但後續若想重操舊業,重新設立公司的費用可能更高。
品牌價值
若您目前的事業已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與客戶群,或是公司的名稱對您有特殊意義,則建議您選擇「停業」,以保留這些無形的資產,因為只要「歇業/解散」,公司名稱就會被釋出,未來可能被他人註冊使用。
公司停業可以停多久?
公司每次申請停業最長不得超過1年,且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31條規定,公司申請停業、復業前,需先向主管稽核機關申報核備。若1年期滿後,還沒有復業的打算,可以在期滿前向主管機關申請,此外,法律沒有限制續停的次數,因此只要您持續申請,就可以一直延續停業狀態。
公司停業申請流程
公司停業申請流程主要可分為「事前準備」、「申請公司停業登記」和「申請稅籍登記停業核備」3個部分,以下將為您詳細說明公司停業申請流程:

- 事前準備:有限公司需經全體股東同意,並備妥股東同意書;股份有限公司需經股東會決議通過,並備妥股東會議事錄。
- 申請公司停業登記:依照*《公司登記辦法》第3條第1項規定,應於開始停業前或停業日起15日內透過「公司與商業及有限合夥一站式線上申請作業」網站辦理,或至經濟部商業司或地方政府商業處申請。
- 申請稅籍登記停業核備:公司停業前,向公司所在地的國稅局分局或稽徵機關申請停業核備。
*《公司登記辦法》第3條第1項規定:「公司暫停營業1個月以上者,應於停止營業前或停止營業之日起15日內申請為停業之登記,並於復業前或復業後15日內申請為復業之登記。但已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規定申報核備者,不在此限。」
公司申請停業注意要點
即便申請公司停業,但也不代表公司不再具有納稅義務,以下將為您整理容易被忽略的重點:
- 申請停業當期仍需報稅:根據國稅局規定,無論虧損營業人暫停營業仍需申報當期營業稅
- 停業後仍需申報扣繳:即便公司已停業,但停業期間若有員工薪資、利息收入、進項憑證...等扣繳項目,營業人仍有義務申報扣繳
- 若提前復業便須恢復申報:停業期限每次最長不得超過一年,若營業人決定提前復業,便應主動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
- 若期滿後仍需停業:必須在期滿前主動向公司登記機關與主管稽徵機關申請續停;若忘記申請,將被視為已恢復營業,屆時若未依規定申報營業稅,就會因逾期申報而受罰
公司解散流程
公司歇業(解散流程)主要可分為「解散登記」、「註銷營業登記」、「稅務申報」及「清算程序」四大階段,以下將為您詳細介紹個程序內容:

第一階段:解散登記
當公司解散原因符合以下解散原因,負責人應於決議解散之日起15日內,向原設立登記單位辦理「解散登記」:
- 章程所定解散事由
- 公司所營事業已成就或不能成就
- 股東同意解散
- 股東變動後不足公司法所定的最低人數
- 與他公司合併
- 破產
- 中央主管機關命令或裁判解散
第二階段:註銷營業登記
辦理解散登記後,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30條及《稅籍登記規則》第10條規定,營業人應於主管機關核准解散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稽核機關稅捐處申請註銷營業登記。
第三階段:稅務申報
營業人需於*解散基準日的次日起,分別依下列規定期限辦理各項申報:
- 隨時就已扣繳稅款數額,填發扣繳憑單,並於10日內向稽徵機關辦理申報
- 15日內完成營業稅申報
- 45日完成決算申報
- 決算期間的盈餘,免辦理未分配盈餘申報;如於解散日所屬年度會計結束前,尚未清算完結者,前一年度的盈餘仍應於規定期限內申報
若您不確定稅務申報是否完成,可至經濟部網站或是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查詢,若稅務申報成功完成,經濟部網站查詢會顯示「解散」,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查詢則會出現「非營業中」。
*解算基準日需按照以下方式計算: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兩合公司等公司組織之營利事業以主管機關核准解散文書發文日的「次日」起算
.獨資及合夥的營業事業以主管機關核准註銷營業登記文書的「次日」起算
.機關團體以主管機關核准裁撤或變更文書發文日的「次日」起算
第四階段:清算程序
清算程序是公司停業流程中最主要的環節,以下將為您整理清算程序的應辦事項:
- 向法院聲報清算人就任:解散後公司即進入清算程序,股東會議需選任清算人,並在15日內向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法院聲報清算人就任。
- 執行清算業務:清算人會收取債權、清償債務,並將剩餘的財產分配給股東,確保公司終結。
- 清算完結:清算人應於就任後6個月內完結清算,若不能於6個月內完結清算,清算人可向法院申敘理由,並聲請展期。
- 公司法人格正式消滅:清算完結後15日內清算人應造具各項表冊送交監察人審查,及提請股東會承認,並於承認後15日內聲報法院,至此,公司的法人格才算正式消滅。
停業與歇業的常見問答
以下是對於公司停業與歇業常見的問題,我們提供專業資訊為您解答:
公司停業期間,真的完全不用報稅嗎?
不對,停業期間只是免申報營業稅(每單月15日),但每年5月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就算沒有任何營業收入,還是要進行申報。
停業後想提早恢復營業可以嗎?
可以,您只需要向主管機關和國稅局辦理復業登記即可。
如果停業一年到期,忘記辦理續停會怎麼樣?
若停業到期忘記辦理續停,稅務上會被視為「已復業」,營業人後續若未依規定申報營業稅,將會面臨罰鍰。此外,依照營業稅法第46條規定,營業人若未申報暫停或復業,經通知限期改正卻仍未辦理,將可能處$1,500-$15,000的罰鍰。
公司歇業後,原本的債務該如何處理?
清算程序的目的之一就是清償債務,清算人會用公司的剩餘財產來償還債務,若財產不足以清償,則需向法院聲請宣告破產。
我是開小吃店的「行號」(商號),停業、歇業流程跟公司一樣嗎?
流程相似,但相對單純。行號的停業與歇業不涉及股東會決議及法院的清算程序,主要向商業主管機關及國稅局辦理即可。
不知道該停業或歇業就找專業公司營業代辦!
如果您正在考慮公司停業或歇業,或有任何稅務上的疑問,建議您務必事先諮詢專業記帳士,由專業記帳士根據公司狀況為您提供建議,幫助您選擇停業或歇業以解決您遭遇的問題,若您正在找記帳士可點擊【記帳士列表】。若您已經決定停業或歇業,但不知道如何辦理相關程序,正在尋求專業公司成立代辦的協助,只要點選【免費取得報價】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公司成立代辦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且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