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協會好處有哪些?協會成立條件、流程總整理
成立協會不僅可以增強公信力,更可使組織獲得法律保障、永續經營,但如何才能成立協會?成立協會有哪些條件?本文將為您整理財團法人、社團法人與協會的差別、成立協會的好處、成立條件、流程...等與成立協會相關的資訊,幫助您一次掌握所有關於成立協會應知的大小事。

協會是什麼?
根據《人民團體法》,協會是由特定群體為達成共同目標而組成的團體或組織,通常是由具有共同興趣、愛好、願景的民眾組成,主要目標大多是為了推廣文化、學術、醫療、衛生、宗教、慈善、體育、社會服務或其他公益活動。
需注意的是,協會與工會雖均為常見的人民團體,但兩者的本質與功能完全不同,協會屬於社會團體,主要是為了促進社會服務或以公益為目的;工會則是職業團體,主要是為了增進共同利益而組成,以下將為您整理協會與工會的差異及常見人民團體類型:
協會 | 工會 | |
法源 | 人民團體法 | 工會法 |
團體屬性 | 社會團體 | 職業團體 |
成立目的 | 基於共同興趣、理念或學術研究等非營利目的 | 以保障勞工權益、改善勞動條件為核心目的 |
成員資格 | 凡認同協會宗旨者皆可申請加入 | 屬於特定公司、產業或職業的從業者、勞工 |
主要任務 | 聯誼交流、學術研究、社會服務、興趣推廣...等 | 團體協商、處理勞資爭議、爭取勞動福利、簽訂團體協約...等 |

財團法人與社團法人協會差別是什麼?
協會屬於社團法人的一種,與財團法人同屬私法人,但兩者在核心基礎與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以下為您整理財團法人與社團法人協會的差別:
類別 | 社團法人 | 財團法人 |
核心基礎 | 成員 | 財產 |
組成方式 | 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成員組成,透過成員大會進行決策 | 由捐助人捐贈一筆財產成立,依捐助目的由董事會管理財產 |
成立目的 | 可以是公益性質(非營利社團法人),也可以是營利性質(營利社團法人) | 以公益為主 |
常見名稱 | 校友會、同鄉會、中華民國 OOO 交流協會、台灣 XXX 技能發展學會 | OOO 基金會、XXX 文教基金會、OOO 社會福利基金會 |

成立協會的好處
協會與同好會都能有效聚集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民眾,但立案成為協會後,協會組織內部的組織章程、財務狀況...等經營狀況都必須公開透明,可提升組織公信力,更能確保協會的長久運作,也更容易招募成員。
以下將為您整理成立協會的6大好處:

- 賦予法人格:具有法人資格的協會能以法人名義處理財務與法律事務,避免與發起人的個人資產混淆
- 提升公信力與形象:正式立案的協會在與政府、企業或民眾來往時,具備更高的公信力與專業形象
- 可申請政府補助:許多政府部門每年會針對文化、社福、體育、農業...等特定領域編列預算,補助協會舉辦活動或推行專案計畫
- 可爭取企業贊助:立案協會因為具有透明的財務監督機制,更容易取得企業的信任,可向相關企業爭取贊助或合作機會
- 享有稅務優惠:社會團體無論是否辦理法人登記,皆需向國稅舉申請稅籍登記並取得統一編號,成員可以用具有統編的發票報帳,捐款人也可以藉由向協會捐款的存證抵扣所得稅
- 永續經營的基礎:立案協會的運作有法規可循,透過理監事會議及改選制度,使組織得以永續經營,不會因核心成員的異動而中止
協會成立條件
成立協會的條件會因屬於「全國性」或「地方性」協會而有差異,以下將為您分別整理兩者所需的條件:
全國性協會成立條件 | 地方性協會成立條件 |
.確認協會名稱 .發起人需年滿20歲 .發起人需至少達30位 .發起人戶籍至少需涵蓋7個縣市 .發起人未有*《人民團體法 》第8條之情事 | .確認協會名稱 .發起人需年滿20歲 .發起人需至少達30位 .發起人需設籍在提出申請的縣市或是在該縣市工作 .發起人未有《人民團體法 》第8條之情事 |
*《人民團體法 》第8條:
一、因犯罪經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但受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
二、受保安處分之裁判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
三、受破產之宣告,尚未復權。
四、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
協會成立流程
協會成立流程可分為申請、籌備及立案3個階段,以下將為您分別說明各階段的申請流程:

申請階段
步驟1:至縣市政府社會局網站或內政部的人民團體數位櫃檯登錄資料。
步驟2:備妥以下文件並送至內政部或縣市政府:
- 申請書(正本一份,影本三份)
- 協會章程草案(正本一份,影本三份)
- 發起人名冊
- 全體發起人身份證明影本
- 其他依規定之必要文件(正本一份,影本三份),例如:申請宗教團體,便需提供教義或相關典籍
籌備階段
步驟1:收到主管機關審核通過的公文後,發起人可以「籌備會」的名義召開發起人會議暨第一次籌備會議。需注意的是,發起人應於開會日期前7天通知組織內的相關人員,並通報主管機關及於會後繳交會議記錄、簽到冊及會議提案...等相關文件。
步驟2:第一次籌備會議後,需對外公開招募第一批會員入會。
步驟3:召開第二次籌備會議,審查會員資格,並確定未來年度計劃及規劃年度預算。需注意的是,發起人應同樣於開會日期前7天通知組織內的相關人員,並通報主管機關及於會後繳交會議記錄、簽到冊及會議提案...等相關文件。
步驟4:召開成立大會及第一次理監事會,以決議最終組織章程、年度預算及選出第一任理監事。需注意的是,發起人應於開會日期前15天通知組織內的相關人員,並通報主管機關及於會後繳交會議記錄、簽到冊及會議提案...等相關文件。
立案階段
步驟1:成立大會後1個月內應備齊以下文件,提請主管單位核准立案:
- 立案申請表
- 成立大會及第1屆第1次理監事會紀錄及簽到冊各1份
- 成立大會手冊2冊
- 章程、選任職員簡歷冊各1份
- 會員名冊1份
- 理監事及工作人員簡歷冊各1份
- 理事長當選證明書申請表及理事長照片2張
- 年度工作計畫、收支預算表各1份
- 會址使用同意書(含房屋所有權狀)、移交清冊各1份
步驟2:上述文件通過相關單位審查後,便可依法核准立案,主管機關會核發立案證書、理事長當選證書並通知相關單位
步驟3:收到證書與證明後,可自行向地方法院登記為社團法人,並於30天內將登記證影本送至主管機關
成立協會要多久?
成立協會流程約需2-3個月,時間長短取決於主管機關的審核效率、發起人籌備積極度,以及文件準備是否齊全。
建議您若沒有成立協會的經驗、不了解成立協會的條件或流程,可尋求專業代辦的協助,專業協會成立代辦具備豐富的協會成立代辦經驗,可為您快速準備申請成立協會需要的文件,確保申請過程順利,若您需要協會成立代辦的協助,可點擊以下連結:
成立協會要多少錢?
成立協會所需費用包含政府規費、創立大會及理監事會議費用、行政費用及代辦費用,以下將為您分別整理各項費用
政府規費
- 主管機關立案申請費:向主管機關申請人民團體立案免繳規費。
- 法院法人登記費:法院法人登記費為$1,500,通常取得主管機關許可立案後,須向協會所在地的地方法院聲請法人設立登記,法院會收取登記聲請費。
雜支費用
- 場地租金:依《人民團體法》規定,獲許可籌組後須召開成立大會通過章程,並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監事會選舉常務理事、理事長,會議可能需要租借會議室或場地,場地租金依規模不同,可能需要數百至數千的租金。
- 章程及文件製作費:印製定版章程及相關會議紀錄...等文件通常需要數百元的費用。
- 法人印信(圖記)及印鑑費:一般圓形法人章費用約為$100-$500/枚,協會在立案時需備妥正式的法人印信圖記並加蓋於聲請書及文件。
代辦費用
成立協會代辦費用約為$5萬-$10萬/次,代辦費用為非必要費用,但若您不熟悉協會設立流程,建議花費一點代辦費用,委託專業協會成立代辦為您申請協會,避免因不熟悉相關規定,導致申請遭到拒絕,需要花費更多時間重新申請。
協會發起人風險有哪些?
協會成立後法律責任由法人負擔,發起人通常不具法律責任,但發起人在協會籌備階段,仍有責任確保一切符合法規,若在籌備階段有資金管理不當或違法行為,發起人可能需負擔連帶責任。
協會名稱怎麼取?
協會取名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應避免與其他已存在的人民團體名稱重複
- 名稱中應使用學會、研究會、研究社、協會...等適當文字
- 地區性社團法人應在名稱前方加上所在地點的名稱,例如:台北市OO協會、高雄市OO協會
- 全國性社團法人應在名稱前方加上「台灣」或「中華民國」字樣
- 未立案前,不需加上「社團法人」字樣,待立案完成後且於法院申請法人身份後,再加上「社團法人」即可
協會可以申請什麼補助?
協會可依照舉例的活動向相關主管機關申請補助,例如:可向文化局申請文化活動補助,或是向教育局申請教育活動補助;此外,協會也可以依照特定方案或對象向相關主管機關申請補助,例如:若協會的活動與青少年關懷有關,便可向社會局申請少年福利補助。
協會可以營利嗎?
可以,協會可以透過銷售商品、教育課程...等方式增加收入,但需注意的是,協會屬於非營利組織,因此協會的收入不能分配給會員或理監事,只能用於與協會宗旨相關的業務,例如:舉辦下一場公益活動或作為協會的營運基金。
需要協助成立協會就找專業代辦!
成立協會的過程涉及許多法規與財務規劃,若您不具備成立協會的經驗,或是不清楚成立協會需要準備哪些文件,又或是不明白成立協會的流程,建議您應尋求專業協會成立代辦的協助,專業協會成立代辦具備豐富的協會申請經驗,能幫助您解決申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問題,並為您事先準備好申請所需的文件,確保申請順利成功。若您正在尋求專業代辦為您申請協會,只要點選【立即取得報價】,並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稍待片刻便有專業協會成立代辦與您聯繫洽談,過程方便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