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做接地?
接地線又稱地線,接地的作用是避免電器漏電導致觸電或是損壞電器,但並非所有三孔插座都會連接接地線。本篇文章將說明需要做接地系統的3種情況、接地種類、接地線安裝步驟與常見問題,讓您一次掌握最全面的接地線安裝資訊,與電工師傅洽談時更順利!
接地線又稱地線,接地的作用是避免電器漏電導致觸電或是損壞電器,但並非所有三孔插座都會連接接地線。本篇文章將說明需要做接地系統的3種情況、接地種類、接地線安裝步驟與常見問題,讓您一次掌握最全面的接地線安裝資訊,與電工師傅洽談時更順利!
電器設備可能會因為短路或是環境潮濕而發生漏電問題,如果電流沒有被接地線導出,也沒有安裝漏電斷路器,人員誤觸電器機殼時就可能意外觸電。
▲冷氣室外機的設備接地銅棒。
若外漏的電流經過精密的電子設備,可能會導致內部元件受損,造成設備故障或是精準度降低;若發生雷擊事故,接地線也能降低電器損壞的機率。
電源供應的穩定性會影響音響輸出的音質,與音響共用市電的其他電器會產生電磁波(雜訊),干擾音響的穩定度。如果想改善音響音質不穩定的問題,除了購買專業的音響電源處理器,確保供電穩定且充足,還可以增設接地線,抑制電磁波對音質的干擾。
正常情況下,電流會從配電箱的火線(通常使用紅色線)出發,通過電器後再由中性線(通常使用白色線)回流至配電箱,形成封閉迴路,如果人體不慎觸碰發生漏電的電器設備,電流會從漏電處經由人體導入大地,導致觸電,而接地線的功能是利用「電流會優先從電阻較低的導體通過」的原理,讓電阻比人體更低的接地線將外漏的電流直接導入大地,避免觸電事故。
▲具有接地線的三孔電源插座。
接地的方法可根據原理分為系統接地與設備接地2種,大部分家用電路會採用系統與設備共同接地,以達到最佳的接地效果,以下將分別說明系統接地與設備接地的原理:
系統接地是將整個供電系統的中性線另外以導線接入大地,電器漏電時,電流會從接地線導出,不會累積在電器內部或是經由其他途徑導入大地;若發生雷擊,系統接地也能將超出避雷系統的電流導入大地,避免電器設備損壞。
設備接地是將電器的金屬機殼與大地連接,若設備與機殼意外導通,接地線就能迅速將異常電流導入大地,避免人員觸電。設備接地使用的導線就是插座後的接地線(通常使用綠色線),接地線通常會導回總電箱,再與中性線相接。
根據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之規定,以下材料可作為接地電極:
其中,棒狀及管狀電極俗稱「接地棒」,佔地面積最小且施工快速,因此成為最常採用的接地線工程,以下將介紹接地棒工法的安裝步驟:
接地線工程使用的鍍銅鋼棒,需要插入土中才能發揮良好的接地效果,電工師傅會先在地面鑽孔,再以錘擊器或電動錘鑽將接地棒打入土中,接地棒與土壤接觸長度至少需達到2.4公尺,不同接地棒之間至少需間隔1.8公尺。
接地棒安裝完成後,電工師傅會使用火藥或是壓扣鉗固定銅線與接地棒,避免線材因拉扯而鬆脫,失去接地效果。
▲連接銅線與接地棒。
為了確保接地銅棒能達到良好接地效果,電工師傅會暫時將接地線固定在配電箱的銅排(與中性線相連)並測試電阻,若電阻未達標準,就需要增加該接地系統的接地棒數量。根據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與建築物屋內外電信設備設置技術規範之規定,家用電力系統的接地電阻應小於50歐姆,而電信系統的接地電阻應小於25歐姆,若為三相四線、高壓用電(600V以上)或電信室,則接地電阻應小於10歐姆。
確保接地線的電阻達到標準後,電工師傅就會卸下接地線並重新使用PVC導管配線。
不建議,坊間常見的DIY接地方式是將電線插入盆栽、連接鐵窗或配電箱的金屬外殼,但這些做法的電阻通常較高,無法達到良好的接地效果;如果多組電器設備都採用相同DIY方式接地,還可能讓外漏的電流經由導線移動至其他電器,反而會提升觸電的風險。
可以,但並非所有鋼筋都可以達到良好接地效果,根據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之規定,鋼筋至少需要有3公尺直接與地面接觸或埋入地底,才能作為接地電極。
提出需求,讓多個電工師傅為您報價提案,省錢又省事。
以下是消費者安裝接地前常提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