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餐怎麼準備才有效?推薦食物與備餐技巧大公開
想靠健身打造理想體態,飲食絕對不能馬虎!健身餐不等於節食,而是透過攝取優質蛋白質、原型食物與控制營養比例,提供肌肉修復與訓練所需的能量。本篇文章將介紹健身餐的核心原則、推薦食材、圖文菜單範例、超商健身餐推薦與熱量攝取建議,讓您更了解如何準備健身餐。

健身餐的原則
健身餐的核心在於提升每日蛋白質的攝取比例,同時適度減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促進肌肉修復及體態雕塑。蛋白質來源建議優先選擇低脂高蛋白,例如:雞胸肉、魚類、水煮蛋、無糖豆漿...等,有助於達成健身目標,且不增加多餘脂肪負擔。
健身餐、健康餐及低脂餐差異 | |
---|---|
類別 | 飲食原則 |
健身餐 | 攝取優質蛋白質 |
健康餐 | 選用原型食物,採用少油少鹽的烹調方式 |
低脂餐 | 降低脂肪攝取量 |
如何計算基礎代謝率?
想有效控制熱量、改善體態,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基礎代謝率(BMR),再透過公式估算每日總熱量消耗(TDEE),並搭配日常紀錄與觀察,不斷微調,才能逐步達成增肌或減脂目標。
BMR(Basal Metabolic Rate)基礎代謝率,是指人體在睡眠、休息...等靜止狀態下,為了維持基本生命活動(例如:呼吸、血液循環、體溫調節)所需消耗的最低熱量。若每日攝取的熱量少於BMR,長期下來不僅無法有效燃脂,還可能造成新陳代謝下降、影響內分泌與身體機能。
TDEE(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總熱量消耗,則是以BMR為基礎,根據每個人的活動量、壓力水平與生活習慣...等加成估算實際每日總熱量消耗。
如何計算健身餐熱量?
想要透過健身達成減脂或增肌目標,您需要正確計算熱量攝取,以下為基本步驟:
步驟1:計算基礎代謝率BMR(Basal Metabolic Rate)
BMR是指身體在完全靜止狀態下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熱量,計算公式如下:
男性BMR計算方式 |
---|
BMR=66.5 +(13.75 × 體重kg)+(5.003 × 身高cm)-(6.75 × 年齡) |
女性BMR計算方式 |
---|
BMR=655.1 +(9.563 × 體重kg)+(1.850 × 身高cm)-(4.676 × 年齡) |
步驟2:計算總消耗熱量TDEE(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DEE是一天實際所需的總熱量,根據您每天的活動量而有所不同,再將BMR乘以對應的活動係數。
TDEE計算公式為:TDEE=BMR × 活動係數 × 壓力因子 |
活動因子依日常活動量區分:
- 幾乎無運動:1.2
- 輕度活動(每週運動1~3天):1.375
- 中度活動(每週運動3~5天):1.55
- 高度活動(每週運動6~7天):1.725
- 高強度訓練或體力勞動者:1.9
大多數健康成人的壓力因子為1,但若身體處於特殊狀況,壓力因子會依身體狀態調整:
- 發燒:1.13
- 小手術後:1.2
- 懷孕期間:1.1
- 哺乳期間:1.4
步驟3:換算每日營養攝取量
假設一位體重90公斤、體脂肪20% 的男性,除脂體重(總重量-體脂肪重量)為72公斤,若TDEE需求為2200,蛋白質攝取標準採用(除脂體重x2)換算,脂肪含量攝取標準採用(體重x1.2)換算。
● 蛋白質克數=除脂體重x2=72x2=144克
● 脂肪克數=體重x1.2=90x1.2=108克
● 醣類(碳水化合物)克數=剩餘的熱量,2200 - (144x4 )-( 108x9)=652,652/4 =163克
*備註:1公克的醣類和蛋白質能提供4大卡熱量;1公克的脂肪能提供9大卡熱量。
因此,這位男性一天需要吃144克蛋白質、108克脂肪和163克碳水化合物。

健身餐的營養比例
健身餐可根據健身人的不同需求調整三大營養素的攝取比例,以下為您整理不同健身目標的計算方式和應該攝取的營養比例:
健身目標 | 計算方式 | 營養攝取比例 |
增肌 | TDEE x 1.1~1.2 | 醣類:50~60% 蛋白質:25~30% 脂肪:15~20% |
減脂 | TDEE x 0.8~0.9 | 醣類:50~60% 蛋白質:10~20% 脂肪:20~30% |
維持體態 | =TDEE | 醣類:50~60% 蛋白質:10~20% 脂肪:20~30% |
假設TDEE是2200大卡,若希望藉由飲食控制搭配運動健身增加肌肉量,每日需要獲取2200 x 1.2 x 1=2640大卡,以下為您換算三大營養素的熱量分配與食物重量:
- 1g醣類提供4大卡熱量,若您需要1320~1584大卡,攝取的食物重量為330~396克
- 1g蛋白質提供4大卡熱量,若您需要660~792大卡,攝取的食物重量為165~198克
- 1g脂質提供9大卡熱量,若您需要396~528大卡,攝取的食物重量為44~59克

10種適合的健身餐食材
以下為您推薦10種健康食材,可供您參考並食用:
- 雞胸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低脂肪,可促進肌肉生長
- 雞蛋:擁有豐富的蛋白質、亮胺酸、維生素A及維生素B群,有助於代謝
- 豆腐:富含植物性蛋白及膳食纖維,可延長飽足感,促進消化
- 菇類:低熱量但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多醣體,能增進鈣質吸收,幫助骨骼和牙齒生長
- 高纖蔬菜:低碳水高纖維,能幫助腸胃蠕動消化,改善便秘
- 藜麥:低GI食物,富含蛋白質、纖維和多種必需胺基酸,可延長飽足感
- 鮭魚:含有豐富的Omega 3脂肪酸,可促進新陳代謝
- 杏仁:適合在運動前食用,補充不飽和脂肪酸,並提供運動過程所需的能量,但需注意熱量是否超標
- 毛豆:素食者可從中獲取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和維生素B群
- 鷹嘴豆:富含膳食纖維及植物蛋白,可增肌減脂,延長飽足感
健康餐盒菜單推薦

如何自備健康餐盒?
自己準備健身餐不但能控制營養比例與熱量攝取,也能節省時間與花費。以下為您介紹準備步驟:
訂出備餐的天數與目標
首先您需要釐清餐盒所需天數和每餐的定位,例如:訓練日、休息日、控制熱量日。您可以每週規劃3~5天的備餐日,避免因時間過長導致食材變質,建議新手可先試煮2~3天,再延長備餐範圍。
根據目標規劃營養比例
您可依據您的飲食目標,例如:增肌、減脂或健康的飲食,設定每日攝取足夠的熱量與三大營養素比例(碳水、蛋白質、脂肪),再依此配置每一餐的內容。
擬定菜單
事先規劃菜色可避免菜色重複或食材不足的問題,建議新手可購買相同主食和蛋白質,搭配不同配菜或調味方式,既能控制每日攝取熱量,又能提升菜單多樣性。
健身一天要吃幾大卡?
每人每餐所需的熱量攝取並沒有標準答案,會因個人的年齡、性別、活動量、身體組成與健身目標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成年人每日總熱量需求約落在2000~2500大卡之間。若採用三餐制,平均每餐的熱量可分配600~800大卡左右,不過具體的熱量安排仍需依據個人目標調整。
健身三餐怎麼吃?
若您正在進行增肌或減脂訓練,除了訓練強度外,每天3餐足夠的營養也非常關鍵,只要補充足夠蛋白質、低油脂、控制熱量,就能更快達成訓練目標。
早餐建議組合
充足的蛋白質攝取量與複合型碳水,提升飽足感與專注力。
- 水煮蛋、無糖豆漿、雞蛋燕麥煎餅
- 全麥吐司+酪梨+水煮雞胸肉
- 無糖優格+堅果+香蕉片
午餐建議組合
結合蛋白質、複合碳水與蔬菜,避免高油高糖,有助於平衡營養、穩定血糖。
- 烤雞胸+糙米飯+燙青菜
- 魚排+地瓜+拌炒蔬菜
- 煎豆腐+藜麥+涼拌小黃瓜
晚餐建議組合
以蛋白質與蔬菜為主,碳水略減或改為低GI來源,可有效控制熱量、避免囤積脂肪
- 蒸蛋+炒時蔬+一小份地瓜
- 雞胸肉沙拉+橄欖油+玉米粒
- 水煮鮪魚+豆腐湯+燙高麗菜
可以在超商吃什麼健身餐?
掌握「高蛋白、低脂肪、適量碳水」的原則,外食族也能善用便利商店的現成商品,快速補充所需營養。以下為您介紹幾種兼顧營養與低脂的健身餐:
- 找蛋白質可選擇:原味舒肥雞胸肉、椒鹽嫩雞腿排、低脂嫩煎鮭魚、溫泉蛋、茶葉蛋
- 找蔬菜可選擇:植物五行蔬菜盒、涼拌海帶芽、凱撒沙拉、冷藏茭白筍
- 找適量碳水可選擇:原味地瓜條、地瓜塊、糙米飯糰或藜麥飯糰
另外也可以選擇無糖優酪乳、無糖豆漿、無糖黑咖啡、無糖綠茶...等飲品或點心,不僅熱量低,還能補充蛋白質。
找專業營養師為您規劃合適的健身餐
健身成效不只受到運動,更仰賴健康飲食的相互配合,若誤以為只要少吃就能瘦、狂吃蛋白質就能增肌,可能因營養不足或攝取方式錯誤,導致成果停滯甚至傷害健康。若您想請專業營養師規劃健身飲食,歡迎點選【免費取得報價】,讓PRO360的專業營養師依據您的運動表現、目標與身體狀況,為您量身設計健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