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飲食營養清單以及禁忌食物整理
錯誤的飲食不但會影響孕媽咪的健康,也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本篇文章將整理孕婦飲食必備的營養素與推薦食物清單,並詳列懷孕期間常見的禁忌食物,幫助您了解懷孕初期吃什麼會影響胎兒安全、哪些水果孕婦應避免,以及哪些食物可能加重孕吐不適。如果您對孕期飲食仍有疑問,也可尋求專業營養師的協助,量身打造最適合的營養攝取計畫。

孕婦應攝取6大類食物
孕婦在懷孕期間應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以確保自身與胎兒的健康發展,以下為6大類食物的簡要說明:
全穀雜糧類
熱量的主要來源,建議選擇糙米、小米、什穀米...等全穀類,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促進腸道蠕動,使排便順暢。
豆魚蛋肉類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建議優先選擇豆製品、魚類、蛋,再選擇瘦肉,避免油炸及加工肉品。
蔬菜類
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建議攝取菠菜、紅蘿蔔、花椰菜...等深色蔬菜,幫助維持正常生理機能。
水果類
含有維生素C、鉀及膳食纖維,建議選擇香蕉、蘋果...等當季新鮮水果,促進鐵吸收,同時幫助寶寶的軟骨、肌腱、血液和淋巴...等結締組織生長。
乳製品類
鈣質的主要來源,建議每日攝取低脂牛奶、優格...等乳製品,幫助胎兒骨骼生長。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建議適量攝取橄欖油、亞麻仁油、核桃、杏仁、黑芝麻...等優質油脂,可提供身體必需的脂肪酸及脂溶性維生素。
主要攝取食物及建議份量 | ||
---|---|---|
食物類別 | 每日建議攝取量 | 每餐份量內容物 |
全穀雜糧類 | 3碗 | 至少2碗是全穀類,例如:糙米、小米、燕麥 |
豆蛋魚肉類 | 6份 | 約半個手掌大 |
蔬菜類 | 3份 | 煮熟後約半碗 |
水果類 | 3份 | 切塊後裝碗約8分滿 |
乳製品類 | 1.5份 | 240毫升牛奶或無糖優格、起司2片 |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 1~2份堅果種子 3~4份油脂 | 堅果1份=10顆花生、5顆杏仁或5顆腰果 油脂1份=一茶匙 |
孕婦飲食關鍵營養素與推薦食物
懷孕期間準媽媽們需特別注意營養補充及攝取,以維持自身健康及胎兒的正常發育,以下為孕婦必備的營養素及其主要食物來源:
葉酸(Folic Acid)
葉酸能有效預防神經管缺陷,對寶寶的神經管發育至關重要,建議孕婦每日攝取600微克,包括:深綠色蔬菜(菠菜、花椰菜)、柑橘類水果、全穀類、豆類...等食物。
鐵質(Iron)
鐵質有助於預防孕期貧血,促進寶寶血液及肌肉的發展,建議孕婦每日攝取15~30毫克,富含鐵質的食物包括:紅肉、豬肝、髮菜...等。
維生素B12(Vitamin B12)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包含:牛肉、海苔片、蛋黃、文蛤、牡蠣...等,建議孕婦每日攝取2.6微克,以維持生理機能及寶寶發展健全。
鈣質(Calcium)
鈣質可幫助寶寶骨骼及牙齒的發育,並維持準媽媽們的骨骼健康,建議孕婦每日攝取1000~1500毫克,例如:乳製品(牛奶、起司、優格)、小魚乾、黃豆製品、髮菜、莧菜...等食物。
維生素D(Vitamin D)
維生素D促可進鈣質吸收,強化免疫系統功能,建議孕婦每日攝取10微克,例如:脂肪豐富的魚類(鮭魚、鯖魚)、蛋黃、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等食物。此外,孕媽咪可適度曬太陽,幫助體內合成維生素D。
DHA(Omega-3脂肪酸)
DHA有助於寶寶腦部和視力的發育,建議孕婦每日攝取200毫克,可食用鯖魚、鮭魚、亞麻仁油、核桃...等食物。
蛋白質(Protein)
蛋白質可幫助寶寶細胞及組織的成長,補充寶寶所需營養,建議孕婦每日攝取約70~100克的瘦肉、家禽、魚類、蛋、豆類、乳製品...等食物。
碘(Iodine)
碘可從螃蟹、蝦子、海帶...等食物中獲取,是製造甲狀腺素的重要元素,有助於胎兒腦部及神經系統的發育,建議孕婦每日攝取220微克。
孕婦飲食菜單

孕婦飲食建議與技巧
以下整理孕婦飲食的建議及技巧,協助孕媽咪們在孕期中維持均衡營養:
均衡飲食
孕期飲食應涵蓋所有主要的食物類型,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以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確保孕媽咪攝取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必要的營養素。
適量攝取並避免過量
雖然孕期需要增加營養攝取,但並不代表要準媽媽要吃兩人份,否則可能導致肥胖。孕期對某些營養素的需求增加,建議選擇多種不同天然食物,並根據個人活動量與體重變化調整。,或在醫師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適當食用營養補充品。
飲食禁忌
孕婦應避免食用生魚片、半熟蛋...等生鮮或未煮熟的食物,降低食物中毒的風險,並限制攝取酒精與高咖啡因飲品,避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控制孕婦體重
孕期體重的增加應根據懷孕前的體重指數(BMI)調整,一般建議在懷孕期間增加11.5~16公斤,增加過多或過少的體重都可能會對母嬰健康造成影響。
懷孕期間的飲食重點
根據不同的孕期階段,營養需求也有所差異。以下整理懷孕初期、中期與後期的飲食重點:
懷孕初期(0~3個月)
懷孕初期胎兒的神經管開始形成,建議每日攝取600微克的葉酸,有助於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
- 推薦食物:深綠色蔬菜、柑橘類水果、全穀類、豆類
此外,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的吸收,強化胎兒骨骼與牙齒的發育,透過適度日曬亦有助於體內合成維生素D,建議每日攝取10微克。
- 推薦食物:魚類、蛋黃、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
懷孕中期(4~7個月)
懷孕中期,胎兒的骨骼與牙齒將迅速發育,建議孕婦每日攝取1000~1200毫克的鈣質。
- 推薦食物:乳製品、小魚乾、豆腐、深綠色蔬菜
此外,孕婦在懷孕中期容易出現便秘問題,建議攝取富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並攝取2000毫升的水分,促進腸道蠕動。
- 推薦食物:全穀類、蔬菜類、水果類
懷孕後期(7個月~出生)
懷孕後期胎兒的體重會迅速增加,孕婦的血容量也相應增加,所以鐵質的需求量也會上升。建議每日攝取30毫克的鐵質,以預防孕期貧血,並確保胎兒氧氣供應充足。
- 推薦食物:紅肉、豬肝、髮菜、紫菜、魚類
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鐵質的吸收率,建議每日攝取85毫克的維生素C。
- 推薦食物:柑橘類水果、奇異果、草莓、番茄

孕婦不能吃什麼
以下整理準媽咪們應避免攝取的食物類型,協助您在孕期中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酒精
孕期應完全避免飲酒,因為酒精會穿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可能導致胎兒酒精症候群,造成智力發展遲緩、行為異常...等問題。
咖啡因飲品
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增加流產、早產或胎兒發育遲緩的風險,建議孕婦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200毫克(一杯中杯咖啡)。
生食
生魚片、生蛋、生肉...等未經充分加熱的生食可能含有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病原體,會增加孕婦食物中毒風險,威脅胎兒健康,建議孕婦避免食用。
刺激性的食物
辛辣、油膩、過鹹的食物可能引起孕婦的胃部不適、消化不良,甚至影響胎兒的味覺發展,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加工食品
食用香腸、火腿、罐頭...等加工食品可能含有防腐劑、人工色素、鈉...等添加物,對孕婦及胎兒健康不利,建議孕婦盡量選擇新鮮天然的食材。
非醫師指示之中藥或西藥
孕婦在服用任何藥物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的建議,因為某些中藥或西藥可能具有活血、刺激子宮的作用,會增加流產風險。
進補料理
進補料理通常含有人參、鹿茸、當歸...等食材,可能刺激子宮收縮,增加流產風險。孕婦應避免自行進補,並諮詢專業意見。
易流產食物
孕婦應避免食用具有活血、刺激子宮作用的食物,例如:薏仁、螃蟹、蘆薈、木瓜、山楂。

懷孕初期若想避免孕吐,可以避開哪些食物?
- 避免高脂肪、高油及辛辣食物,導致消化不良,進而加重孕吐症狀。
- 長時間空腹可能導致血糖下降,增加噁心感。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穩定血糖及減少孕吐。
- 建議先食用固體食物,間隔30分鐘~1小時後再飲用湯品或飲料。
- 若熱食的氣味引發噁心感,可選擇冷食或室溫食物,可能有助於減輕孕吐。
- 適量補充維生素B6,有助於減輕孕吐症狀。
- 大量飲水可能會導致孕吐,建議分次攝取水分。
孕婦不能吃什麼水果?
雖然水果富含維生素與纖維,但某些水果可能對孕婦及胎兒造成潛在風險,以下整理孕婦應避免或謹慎食用的水果:
- 青木瓜:含有乳膠成分,可能刺激子宮收縮,增加流產風險
- 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導致子宮收縮,增加流產的可能性
- 柿子:屬於寒性水果,過量食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
- 荔枝、龍眼、榴槤:熱量和糖分含量高,過量食用可導致血糖升高且容易上火
- 西瓜:性寒,過量食用可能引起腹瀉
- 葡萄柚: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可能會干擾藥物代謝
- 杏、桃、李子:可能會刺激腸胃,引起腹瀉或加重孕吐

讓專業營養師為您規劃適合的孕婦飲食
健康的孕期從正確的飲食開始,若您想聘請營養師為您規劃孕期飲食,歡迎點選【免費取得報價】,聯繫專業的營養師,讓準媽咪在懷孕的每個階段都吃得健康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