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訓練最佳時機?為您介紹課程內容與訓練秘訣
狗狗訓練不僅是簡單的坐下或握手,還有行為管理、社會化以及與飼主之間的信任建立,在幼犬階段的狗狗訓練黃金期接受合適的訓練課程,能讓狗狗更快適應與人類一同生活。本篇文章將為您介紹狗狗訓練的最佳時機、課程內容、費用、如何選擇訓練方式及訓練技巧。若您不知道狗狗訓練要怎麼做,PRO360有眾多專業的寵物訓練師可協助您有效訓練狗狗,也讓您和毛孩建立更穩定、和諧的生活關係。

狗狗幾歲開始訓練?
約8週大的幼犬可以開始接受一些簡單的基礎訓練,例如:定點如廁、簡單口令坐下或握手,有助於訓練幼犬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最佳的訓練黃金期則是3~6個月,這個階段的狗狗學習能力強、可塑性高,也願意嘗試新事物,透過專業的訓練和引導,可培養自信心、預防未來出現過度吠叫、咬東西或分離焦慮...等行為問題。若飼主能掌握訓練黃金期,狗狗的成長過程更容易與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狗狗訓練常見課程內容
以下為您介紹常見的狗狗訓練課程內容:
基礎服從訓練
基礎服從訓練是所有狗狗學習的第一步,主要是讓狗狗理解並服從飼主,常見訓練內容例如:坐下、趴下、等待、過來...等指令,指令訓練看似簡單,但透過不斷重複的指令及正向獎勵,能培養狗狗穩定的行為。此外,基礎服從訓練也包含牽繩訓練,除了教毛爸媽如何使用牽繩,也幫助狗狗適應項圈與熟悉牽繩的拉、放...等動作,訓練毛孩在散步時乖乖跟隨毛爸媽,讓外出的過程更加安全愉快。
生活行為訓練
生活行為訓練的重點在於培養毛孩良好的居家習慣,最常見的就是狗狗定點上廁所訓練,透過定點引導及獎勵,有效減少狗狗在家中隨地便溺的情況,維持乾淨舒適的生活空間。籠內訓練則能幫助狗狗習慣在特定地方休息或等待,籠內訓練並不是懲罰,而是讓狗狗有安全小窩的觀念,在必要時能降低焦慮及避免攻擊性,並為日後就診或外出旅行做準備。
行為問題矯正
狗狗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讓飼主困擾的行為問題,例如:過度吠叫、亂咬東西,甚至呈現焦躁不安。過度吠叫可以透過分心法、耐心引導與適度忽略改善;亂咬東西需引導使用適合的玩具釋放生理需求,同時避免破壞家具或有攻擊性的行為;因焦慮而吠叫則需結合環境調整和漸進式訓練,先讓毛小孩安心再適時引導行為調整。
幼犬社會化與環境適應
2~6個月大的幼犬正處於社會化訓練的黃金期,該階段讓毛孩習慣接觸不同的人、動物、環境和聲音,能有效減少日後對陌生事物的恐懼感及攻擊性行為。社會化訓練會引導狗狗習慣陌生環境中的聲響(電梯聲、車聲),以及與陌生人或其他狗狗的互動,並學習在多變的環境下保持冷靜...等,有利於培養狗狗良好的適應力和友善的態度。
建立主人領導力與信任關係
訓練不僅僅是針對狗狗,更是建立毛爸媽們與毛孩之間互動的重要過程。課程內容會教導家長們如何以正確的方式發號施令及引導狗狗,而不是以懲罰或大聲斥責的方式教訓。透過一致性的訓練方法及正向獎勵,讓毛孩理解主人是可以依靠與信任的對象,並大幅提升訓練效率及避免日後因誤解而導致的狗狗行為問題。
狗狗訓練費用
狗狗訓練費用約為$3,000~$40,000/學期,訓練費用會因訓練類型、訓練師的學經歷、課程內容、上課地點、狗狗狀況及是否需要交通費...等因素影響。詳細費用資訊可參考【狗狗訓練費用】,或點選【免費取得報價】,讓專業的寵物訓練師依照您的需求,量身為您打造合適的訓練方案並報價。
如何選擇適合狗狗的訓練方式

以下為您整理挑選合適訓練方式的相關資訊:
評估狗狗和環境
首先,飼主需要先了解狗狗的個性和環境適應度,每隻狗狗都有獨特的個性,有些狗狗遇到新環境會退縮,需要時間建立安全感;有些狗狗活潑外向,對外界充滿好奇心,能直接互動與訓練。另外,也需要考量狗的年齡與健康狀況,例如:幼犬訓練需要耐心,過程中要營造安全舒適的環境,避免因過度嚴厲而造成陰影。
選擇訓練方法
飼主須先理解狗狗的行為與情緒,才能在訓練過程中適時給予引導,例如:透過零食、口頭讚美或玩具鼓勵狗狗...等良好動作,讓牠們與愉快的經驗連結,進而主動配合訓練,不僅能提升學習效率,也能讓狗狗在訓練過程中維持快樂與積極的態度。訓練時切記勿使用懲罰性訓練方式,打罵不僅會破壞毛孩與飼主之間的信任,還會令狗狗產生恐懼感或壓力而有更多不良的行為,例如:有些狗狗會因為害怕而退縮或攻擊。
日常行為的建立
良好的訓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續落實,透過適度的獎勵與互動,狗狗能感受到主人的關愛,進而更願意遵循規範,例如:充足的運動量(散步、訓練)能幫助狗狗消耗多餘的精力、打造專屬空間(床墊、毯子)能讓毛孩建立安全感、日常陪伴與互動(遊戲、簡單指令練習),可以降低因壓力引起亂咬、過度吠叫或焦躁不安...等問題行為。相反地,若狗狗出現一些輕微的錯誤行為,適當採取「忽略」策略,有時反而比責罵更有效。透過日常行為的建立,不僅能讓狗狗更快適應訓練,也能讓訓練效果長久維持,使毛爸媽與狗狗之間和諧共處。
新手飼主須知的訓練技巧

以下為您整理新手毛爸媽需要知道的訓練技巧:
建立訓練的概念
對狗狗來說,訓練的第一步就是讓牠們了解訓練等於有好事會發生,當飼主說出「好棒!」這個口頭標記後,立即給予狗狗一個零食獎勵。狗狗這時不需要做任何特定行為,只需體驗聽到「好棒!」就有好處,連續重複8~10次,狗狗就會明白「好棒!」等同於即將得到獎賞,甚至會主動靠近人等待指令和食物。當狗狗對這種標記與獎勵建立聯想後,未來的訓練就能順利進行。
管理周遭環境
在狗狗還未掌握行為規範之前,飼主需要管理環境,以免毛孩出現不良習慣。若狗狗亂咬東西,可以把鞋子或貴重物品收好,並提供適合的玩具,讓牠釋放啃咬的需求。若擔心狗狗隨地上廁所,可以限制毛孩的活動範圍,並引導牠到固定地方排泄。
獎勵處罰機制
部分飼主會在狗狗做錯事時採取懲罰行動,例如:大聲斥責、打屁股,或在亂尿尿時把狗狗關進籠子裡,雖然這能短暫抑制問題行為,但會產生更大的副作用。被處罰的狗狗可能會因恐懼而變得敏感,甚至產生危機感,並陷入長期焦慮或防衛狀態。若家長們對狗狗使用獎勵原則,讓牠記住做好事就有好處,更能提升學習效果,也能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對新手飼主來說,用獎勵代替懲罰,能讓狗狗更快融入家庭以及建立愉快的學習經驗。
適當採取忽略行為
日常生活中,狗狗難免會出現過度吠叫、討抱或亂撲人的行為,與其大聲斥責,毛爸媽們可以試著在行為發生當下忽略,即不給予寵物任何反應且保持冷靜,部分寵物有以上行為是想要引起主人注意,若牠發現吠叫或亂撲都沒有人理會,就會逐漸減少這些舉動。
怎麼訓練狗狗不亂叫?
想要訓練狗狗不亂叫,首先應要了解吠叫的原因,例如:焦慮、警戒、無聊...等,並藉此排除刺激源或提供安全感。訓練狗狗時,禁止跟著狗狗大聲叫罵,以免狗狗誤以為您在和牠嬉鬧而持續吠叫;以一致的「停」或「夠了」指令,在狗狗停止吠叫的瞬間給予獎勵和關注,以獎勵機制讓牠學習正確的行為。
讓專業的寵物訓練師協助您完成狗狗訓練
無論是建立良好生活習慣,還是改善行為問題,新手飼主難免會難以掌握訓練的技巧與節奏。若您不知道如何進行狗狗訓練,歡迎點選【免費取得報價】,讓專業的寵物訓練師幫您設計最合適的訓練計畫,並教導您如何與毛孩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