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介紹 「我前面找過兩家,問題還是沒解決,當時也不知道該找誰,看到你這麼年輕其實有點猶豫。」 這是屋主在施作前對我的看法。 那時他已經花了不少時間、預算和心力,但問題還是沒有真正解決。 我是張紘澤,現場實戰12年,從RC大樓、設計案場,到住家修繕、小型統包都處理過。 我不只動手做,也會幫客戶判斷「該不該做、怎麼做才對」,流程邏輯、材料搭配、排水方向都會說清楚。 想知道這案子最後怎麼解?往下看那個「三修才成功」的防水花園就知道了。 顯示更多
常見問題 1.自我介紹 【這條路,是怎麼開始的】 在國中時,因為想買一台 iPod Touch, 我開始利用寒暑假到工地打工。那段從搬料、清運、打雜做起, 再到協助處理其他工班遺漏的收尾雜項,意外成了我進入工程領域的契機。 從基層磨出來的這段歷練, 是我後來能夠獨立處理現場的基礎。 ⸻ 【從做中學,也從撐中成長】 我大學讀的是表演藝術, 直到大學快讀完的時候,才決定要正式投入建築產業。 後來我進入營造公司擔任工務。 第一個案場主管在交屋前夕離職, 公司臨時要我扛下大部分工務收尾業務。 一個剛上工務職的新人能接這種任務不常見, 但我穩下來了,也獲得業主與董事長的賞識。 回頭想想,也得感謝那位工地主任,才讓我有機會淬鍊自我。 那段時間,售服部主任注意到我有「能自己動手修繕」的能力, 主動邀我協助處理缺失改善,甚至問我願不願接下他即將退休的位置。 因為現在,能自己下手處理問題的工務,真的不多了。 我一邊收尾建案,一邊支援售服, 也在第二個案場開始學施工圖, 從那時候起,我就開始建立起 「圖面 × 現場 × 邏輯整合」這件事的節奏感。 ⸻ 【命運沒有轉彎,是我自己選的】 那時候我就對室內裝修有興趣。 一位營造前輩提醒我: 「房子就像人,有骨頭、有血管、有神經, 你要先搞懂整體結構,再來談裝修, 就像醫美才做得準。」 我記住這個順序,選擇先學結構邏輯, 讓我進設計公司後,比別人快一步理解空間與施工的對位關係。 當時我在建案的客變會議認識一位設計公司的設計師, 我們偶爾會討論一些觀念與結構邏輯。 後來他主動問我要不要過去他們那邊試試看。 我當下就決定轉過去,走上設計端的整合現場路線。 ⸻ 【不是有人帶我,是我做出讓人信任的樣子】 我進設計公司後第一個案子, 是公司試著把整個畫廊工程直接交給我處理。 當時設計部還不太知道怎麼運用「工務」這個角色。 但我從丈量、估價、施工安排到完工, 全程一人獨立完成,還能順利提前收尾, 主管從此知道我可以扛場。 接下來接待中心工程,由設計師主導風格與圖面, 我全權負責 95% 的施工節點、工序與整合。 提前完工的關鍵,不只是「重疊施工」, 還包括我自己先畫了一份完整施工圖, 並根據營造時期訓練出的整體架構概念, 提前在腦中模擬現場走向與交接關卡。 這本質上已經不是單純監工, 而是一種現場導向的專案管理。 ⸻ 【現在這裡,是我親手建立的舞台】 成家後,肩上多了責任, 我選擇扛,也選擇靠專業站穩。 我選擇進入接案市場, 是希望讓節奏可控、流程透明、價值被看見。 不是比低價,不是只是施工, 而是幫你判斷什麼該做、怎麼做才對、怎麼做最值得。 ⸻ 計較小錢失去大錢:計較眼前失去未來 這不只是工程的真相,也是我做事的標準。 我不是為了爭那一筆案子, 而是希望每個找我的人都能看懂選擇的價值。 2.專業背景 我不是本科出身,卻是從現場一路磨出來的。 經歷過營造現場、設計端整合,到現在獨立接案, 我的專業背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營造現場|從圖面學起、從錯誤中學會預判 1.在營造公司擔任工務,負責現場與施工圖對照落實 2.實際在案場學會畫施工圖,並從圖面中預判問題點 3.熟悉各工種流程交接,養成現場整合與錯誤前避的能力 ▍設計現場|從工序安排到節奏掌控 1.實際參與設計案現場的估價、排程與工序整合 2.熟悉不同工種搭配邏輯,能提前辨別潛在衝突與返工風險 3.把現場當作動態專案來管理,而不是照單排工 ▍現在角色|會動手,也能整合、判斷、溝通 1.現在獨立接案,能實作,也能統整工班與施工節奏 2.強項在於「預判 × 節奏 × 溝通」三軸同時補位 3.我不是只會做,也能幫你提前排除錯誤,把流程想清楚 4.工程不是靠運氣,而是靠預判力 3.服務方式 我目前的接案以「空間整修 × 節奏整合 × 價值判斷」為主軸。 主要服務項目分為三大類型,其他案型則視情況處理。 ▍一、單一空間翻修與小型裝修工程 1.包含衛浴整修、廚房更新、小坪數空間翻修等 2.從排水結構、施工順序、材料搭配到工班安排可全程統整 3.適合希望一次完成空間優化的您,不需煩惱分開找廠商 ▍二、統包/裝修工程整合執行 1.承接整修、分區統包、空間結構重整等案型 2.協助整合各工種、安排進度與品質管控 3.若您不熟悉流程,我會協助拆解步驟,依預算與需求分階段處理 4.預算彈性高或結構複雜者,可提前溝通討論合適做法 ▍三、小型修繕工程(採機動安排) 1.包含天花修補、窗框漏水、壁癌處理、洩水坡度調整等 2.涉及泥作修繕(如水泥修補、粉光、砌磚等)可個別處理或併入主案整合 3.可配合主案場空檔排程,或轉由穩定合作廠商處理 4.若需求明確且具安排彈性,我會評估是否親自處理,或協助安排合適執行者 ▍四、結構補強與修復工程(專業技術項目) 1.涉及牆體裂縫補強、結構修補、牆角修復、基層找平等非裝飾性項目 2.多屬結構安全與土木技術範疇,非表面處理可解決 3.本人具備營造公司現場經驗,並有土木技師可諮詢協力,能就結構角度提供實作與判斷 4.此類案型建議先進行現場評估與成因分析,以避免誤判造成二次施工 ▍其他案型(如櫃體/木作/機電整合) 1.若您有相關需求,且條件合適,我會評估是否協助執行 2.以結構清楚、能控品質、利潤合理者為優先考量 3.若涉及機電/管線規劃,亦可透過配合之專業機電廠與顧問資源處理 4.若您願意說明需求,我將協助判斷是否適合由我主導或協助整合 ▍不接案型/不建議合作情境 1.純清潔類案件 2.僅詢價、未說明實際需求者 3.超低預算、無配合彈性者 我不是單純接案,而是希望幫您判斷什麼該做、怎麼做才對、怎麼做最值得。 只要您願意把情況講清楚,我會幫您先想清楚整個做法。
專家回覆:
堅持做對的事情不容易 感謝您的肯定與信任,讓我有動力繼續走在這條路上。 各行各業創業皆不容易,尤其在這個時代。 這邊也預祝您開店順利、客源穩定,事業一步一步打出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價值!